AI产品提高提示词输入效率的8种设计方法

要让AI生成满意的结果,就必须写好提示词,而写好提示词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现实情况是,对普通用户来说,别说提示词,就连写出一段逻辑通顺的文字都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特地解释过他们隐藏朋友圈纯文字发布功能的原因。

张小龙: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发 140 个字是很困难的,但发一张照片是很容易的。因为发 140 个字需要经过思考和编辑,前面我们说过,人是很懒的,不爱学习也不爱思考,所以让他写一句话来归纳形容他的所见所闻,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我们通过照片或者视频的记录来表达,就容易很多,也很有成就感。

想要让AI更普及,让更多的人来使用,让用户得到满意的生成结果,降低提示词的输入成本就是重中之重的头号任务。细节猎人也一直在收集整理相关的设计方法和案例,接下来就给大家呈现,希望能对大家设计AI产品带来灵感和创意。

1. 关键词匹配

链接: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606311.html

Kimi引入了搜索引擎的关键词自动匹配机制。在提示词输入框中,用户可以直接选择系统匹配到的提示词,从而降低了使用门槛,提高了效率。 我觉得更深层次的,是通过模仿搜索引擎的交互,让用户觉得AI生成是更好的搜索引擎,潜移默化,抢走庞大的搜索引擎用户。

2. AI润色提示词

链接: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572570.html

文心一言自带提示词润色功能,一键让原本简陋的提示词生成目的明确、细节详细、引导简明的提示词,为AI输出内容奠定坚实基础。非常便捷!

3. 推荐常用提示词

链接: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606461.html

用户在每次上传文件后仍需手动输入提示词,增加了操作的繁琐性,长期以来也是负担。 豆包推出了智能提示词推荐功能。用户在上传文件、图片或拍照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常用的提示词,用户只需一键即可执行相关操作。这一设计大大简化了流程,让用户在处理工作时更加高效。

4. 保存常用提示词

链接: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575035.html

很多AI产品都推出了保存常用语的功能。但是,要区分这些常用语,你是不是还得手动设置一个个标题? Kimi就来打破这个常规,它用AI自动为你设置标题,我们再也不需要自己费心思为常用语起名了。Kimi会根据语句内容,利用其自然语言理解能力,智能生成简洁明了的标题。这不仅大大减轻了我们的操作负担,也让常用语管理变得更加清晰有序。

5. 逆向生成提示词

链接: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584879.html

Midjourney的describe命令目的是用来把图片反编译成提示词,帮助用户利用这些提示词再生成类似风格的图片。 describe它不仅能告诉我提示词,图片的风格,还能指出与哪位艺术家相似。更棒的是,它提供了超链接,方便我直接去 Google 查找艺术家的资料。 这让我们不仅能获得提示词,更好地学习图片的艺术风格,还能深入探索艺术家的创作故事和背景。

6. 自由输入转为表单选择

链接: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607590.html

谷歌推出的Image FX,不仅可以自动润色更精准的提示词,还能将其中描述性词语转化为单选模式,用户快速选择替换同类词汇,一键即可生成不同风格的图片效果,极大方便了用户快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创意表达。

7. 语音输入提示词

链接: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607592.html

语音输入比文字输入更快。罗永浩以前发布会提到过Siri之类的语音助手用起来感觉很别扭,因为语音沟通是人类同胞之间使用的,对着手机喊话显得又傻又尴尬。

为了化解尴尬,又考虑到AI本身就可以拟人,主流的AI助手语音输入都改成了和打电话一样在耳边和AI沟通。但不论是导航语音还是智能音箱,大家多多少少都能听出那是电脑合成的声音。因为这些合成语音往往缺乏真实感,表达情绪单一,反应速度也难以达到人类水平。 豆包最近推出实时语音大模型,语音真实感强,近乎达到 「人机难辨」 的 AI 交互效果,能根据场景自动对节奏、儿化音、音量、气音等细节精准把控,能敏锐感知用户情绪并调整对话方式还能跟用户说悄悄话,可生动展现喜怒哀乐等丰富情绪,能模仿不同声线,掌握部分方言、英语对话及多角色模仿、部分歌曲演唱能力。 一定要去豆包亲自试试,真的非常惊讶,真假难辨!

8. 利用已有信息填充提示词

链接: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601601.html

搜索引擎中的图片可能涉及版权问题,或者无论如何调整关键词都找不到满意的图片。这时,AI生成图片成为了一个诱人的选择,但通常需要将搜索词转换为提示词,过程繁琐。 百度图片的「AI免费作画」功能解决了这一难题。只需点击搜索框右侧的「AI免费作画」按钮,系统会自动使用你的搜索词作为提示词,无需二次输入,立即开始生成图片。不仅如此,在生成过程中,你可以选择多种风格和比例,确保最终结果符合你的需求。 这种设计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还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让创意不再受限于复杂的工具。

链接: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572046.html

「微信输入法」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重磅推出「一键AI问答」功能。用户在「微信」聊天框内输入内容后,只需简单添加符号「=」,即刻获得AI的智能回应。不仅如此,点击问答弹窗的「复制为图片」选项,还能迅速将问答内容转化为图片,并自动存储至剪切板,轻松实现一键粘贴发送或本地保存。

链接: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589989.html

很多产品都会匹配文字的一些字词高亮配上放大镜图标点击能进行搜索,帮助用户快速获得相关信息,深入了解话题。但搜索结果很多很难甄别筛选。知乎将放大镜图标改成✨,点击调用知乎直答用AI生成文章给予结果,相比搜索来说内容更全面,效率更高。

你知道还有哪些优化提示词输入效率的优秀案例吗?欢迎在评论中分享。也欢迎继续关注细节猎人,每天用60秒了解一个热门产品亮点,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用户体验秘密。

对于设计师来说,有一个核心理念需要牢记:

做设计,好看还不够,好用才是王道。

欢迎将细节猎人加入收藏夹 →uisdc.com/hunter

作者

龙爪槐守望者

发布于

2025-02-15

更新于

2025-02-15

许可协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