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架构是我学习交互设计中最迷糊的知识点,通过网上搜索和同行交流我发现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困惑。更神奇的是很多在网上写信息架构的人要么自己还不懂什么是真正的信息架构要么就是根本不会表达,上来就给我画一张思维导图,稍微有点良心的作者还给你展示一下卡片分类,总之这些文章都是半斤八两,仅仅把产品的导航菜单就当作信息架构,真是误人子弟。
信息架构是我学习交互设计中最迷糊的知识点,通过网上搜索和同行交流我发现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困惑。更神奇的是很多在网上写信息架构的人要么自己还不懂什么是真正的信息架构要么就是根本不会表达,上来就给我画一张思维导图,稍微有点良心的作者还给你展示一下卡片分类,总之这些文章都是半斤八两,仅仅把产品的导航菜单就当作信息架构,真是误人子弟。
系统的知识来源于对碎片的整理和思考,为了更好地输出系统知识,记录本周我发现的体验设计和思考,为构建系统知识做准备。
系统的知识来源于对碎片的整理和思考,为了更好地输出系统知识,记录本周我发现的体验设计和思考,为构建系统知识做准备。
小米显示器 27寸 2K 165Hz版 | IC谷星显示器 24寸 4K X249U 主观体验
我原本有一台 LG 27UL600(4K)用来给 MacBook Pro 作为外接显示器,后来买了 RTX 2060 台式机给女朋友画手绘和打游戏,发现显卡根本带不起 4K 分辨率的游戏。另外我又买了 M1 MacBook Pro,而 LG 27UL600 没有 Type-C 接口,对于只有 2 个 Type-C 的 M1 MacBook Pro 来说太少了。
于是最终决定卖掉 LG 27UL600 ,买一台 2K 高刷、色彩优秀的显示器接台式机,再买一台 4K 支持 Type-C 数据供电传输二合一的显示器来给 MacBook 作为外接显示器。
小米显示器 27寸 2K 165Hz版 和 IC谷星显示器 24寸 4K X249U 都是朋友推荐的,这两台都属于参数亮眼,性价比很高,而且网上也有相关测评证实口碑不错的产品。
为用户设计优秀的体验,必须了解用户的心理。由 Stephen P. Anderson 所著的设计师口袋心理学(Mental Notes)将 53 个来自心理学知识,汇集成一个简洁的参考和头脑风暴工具。每张卡片都描述了一种对人类行为的洞察力,并提出了将这种洞察力应用于网站、软件应用设计的方法。本专题将对每一个心理学知识进行理论解读并提供相关设计案例。
系统的知识来源于对碎片的整理和思考,为了更好地输出系统知识,记录本周我发现的体验设计和思考,为构建系统知识做准备。
升级 Big Sur 后,我的 2014 款 MacBook Pro 不堪重负卡得根本不能正常使用,于是耗巨资购买 M1 MacBook Pro,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只有 2 个 Type-C 接口,要同时解决充电、外接显示器、移动硬盘备份和手机连接就不得不考虑扩展坞了。
偶然的机遇发现市面上有扩展坞和移动硬盘盒二合一的产品,非常兴奋,要是有一个 Type-C 接口,引出扩展坞,同时解决充电、移动硬盘最好是再能外接显示器那就太棒了。没想到为了这个需求,我买了 5 个扩展坞才找到满意的,下面就说说我买过的扩展坞和优缺点吧。
苹果在 2021 年 6月 8 日凌晨 WWDC(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 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公布 iOS 15 / iPadOS 15 / macOS 12 Monterey 之后,随即对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界面设计指南)内容也同步进行更新,以下为更新内容简介,详细的更新内容请关注我后续的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界面设计指南更新不同以往分别介绍不同设备的新特性,更多地是讲解整个苹果生态下都会用到的内容。
系统的知识来源于对碎片的整理和思考,为了更好地输出系统知识,记录本周我发现的体验设计和思考,为构建系统知识做准备。
Figma 确实是非常高效的 UI 设计工具,但如果遇到需要导出内容打印时就很麻烦了。因为 Figma 默认只支持 RGB ,打印是需要 CMYK 色彩才行。为此我找到了一个插件可导出 CMYK 色彩,具体操作步骤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