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碎周报第 245 期(2025.8.11)

体验碎周报第 245 期(2025.8.11)

系统的知识来源于对碎片的整理和思考,为了更好地输出系统知识,记录本周我发现的体验设计和思考,为构建系统知识做准备。

大产品小细节

Yume App:在拟物化设计中重新发现数字产品的温度与仪式感

我们是不是都有些审美疲劳了?打开手机,几乎所有的App都长着一张”标准脸”:大色块、无边框、线性图标……这种扁平化设计固然高效、清晰,但在处理那些需要沉淀情感、记录私密思绪的场景时,总感觉少了一丝温度和仪式感。

Yume是一款记录梦境的App,与主流的扁平化设计不同,Yume走了另一条路。它整体采用深色模式,营造出静谧、深邃的夜晚氛围。界面的核心元素不是信息流列表,而是一本封面写着「Dreams」的拟物化日记本。这本日记本有明显的厚度、阴影和细腻的封面纹理,甚至在角落还有一个小小的月亮logo,视觉上就给人一种「珍贵之物」的暗示。最关键的交互是「翻页」:当用户浏览不同的梦境记录时,页面会像真实纸张一样,从角落优雅地、带有物理惯性地卷曲翻过,露出下一页的内容。这个动画不是简单的生硬切换,而是对纸张材质、光影变化和卷曲弧度都做了精细的模拟。 这种设计极大地增强了记录梦境的「仪式感」。

🔗深入解读: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636263.html

OtterLife 巧用价格锚定:一杯奶茶换健康月服务

通常我们退出付费页面时,要么直接回到主界面,要么简单弹个「确定退出吗」的对话框。

但这次不一样,当我准备离开OtterLife的付费页面时,竟然看到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挽留设计——用奶茶价格来对比应用年费,这种「价格锚定」的方式确实让人忍不住重新思考。 这个浮层设计相当巧妙。它没有强行推销,而是先共情地道出了用户的内心独白——「觉得价格有些贵?」。接着,它巧妙地将一个看似高昂的年费(¥88),拆解成一个微不足道的月费(¥7.33),并将其与一个高频、低价、非必需的消费品(一杯奶茶)进行对比。这种「降维打击」瞬间瓦解了用户的价格敏感度,让用户意识到,原来获得一整月的健康管理服务,代价比一次小小的口腹之欲还要低。

🔗深入解读: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635546.html

来自 fifi交互设计师

Adobe Harmonize:AI 智能合成革新图片修饰流程

为了把一张产品图无缝 P 进一个生活场景里是非常难的,无论是调整光影、色彩还是质感,这些细节处理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场景时,手动调整光影和色调不仅耗时,还容易出现不自然的痕迹,导致最终效果显得生硬而不真实。

Adobe最新推出的Harmonize功能通过AI智能分析周围环境,自动调整新添加对象的颜色、光照、阴影和视觉色调。这个功能彻底降低了专业级合成的技术门槛。以前需要资深设计师才能完成的复杂光影匹配,现在普通用户也能轻松搞定。

🔗深入解读: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635562.html

macOS 26:重塑经典硬盘图标,从工业风格到现代简约

你是否也曾面对过那些「祖传」的系统图标?它们可能承载着历史,却与当今极简、高效的界面格格不入。但视觉上的时代错位,不仅会让专业形象打折扣,更会在潜意识里暗示着技术的落后。于是macOS 26在采用全新的液态玻璃风格时,也调整了Mac的硬盘图标 这次更新可谓是一次彻底的「换血」。

旧版 Macintosh HD 图标就像是从90年代穿越而来的时光机产物——银色金属外壳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螺丝孔,侧面还有那种典型的机械硬盘通风栅格,甚至连警示标签都一丝不苟地贴在那里。这种工业化的设计语言在当年确实很酷,但放在今天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新版图标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圆润的边缘处理让整体造型更加柔和,铝质材质的视觉质感既现代又高级,最关键的是中央那个熟悉的苹果logo——简洁、优雅,一眼就能传达出品牌基因。

🔗深入解读: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636545.html

诱导点击的暗设计:从”取消”到”错过重要通知”的心理博弈

迅雷突然弹出一个推送通知的授权窗口。按照常规操作,你想点击「取消」来拒绝推送,但眼前却没有这个选项,取而代之的是一行让人心理负担倍增的文字:「选择错过重要通知」。 用户的决策成本瞬间提高了。一个简单的「不」变成了一个带有损失意味的选择,这会让用户停下来思考:「到底会有什么重要通知?错过了会怎么样?」

这种心理上的「小胁迫」无疑会显著提升通知的开启率。但对于一部分对设计模式敏感的用户来说,这可能会引发反感,感觉自己被「套路」了,从而对产品产生不信任感。 这个设计的核心,是精准运用了心理学中的「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理论。

🔗深入解读: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636259.html

来自 酸奶超级酸

推荐阅读

【英文】AI 工具使软件开发速度提升十倍,设计师需适应新角色

随着 AI 编程工具的出现,软件开发的传统流程被彻底颠覆,开发团队的工作速度现在是设计团队的十倍。在过去,设计师通常在开发之前先进行原型设计,工程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将这些设计转化为代码。而如今,工程师借助 AI 工具(如 Augment Code)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概念转变为可用的代码,导致开发过程的加速。这一变化让设计师面临新的挑战:他们需要在工程师快速生成功能后进行用户体验和整合上的完善。

🔗:https://www.lukew.com/ff/entry.asp?2112

《设计漫步周刊》自动化工作流分享

这篇文章介绍了设计漫步周刊的自动化工作流,作者在小柒的帮助下,通过一系列工具实现了内容的快速汇总。使用 Save to Notion 插件、Pipedream 等工具,作者展示了如何高效整理设计灵感,并将其自动生成周刊,节省了大量时间。文章提供了详细的使用教程和工具推荐,适合对自动化工作流感兴趣的设计师和内容创作者。

很惭愧,本周刊还是半手动的,是得提提效了!

🔗:https://mp.weixin.qq.com/s/UrIJSv_sfkRcJLSt3ycLHA

【英文】Figma产品图标的制作

Figma 产品图标的制作由产品设计师 Tim Van Damme 主导,需经历数十甚至数百次迭代,过程包括四个核心步骤:首先遵循自定的设计指南(如 1 像素线条、圆角设计等)以保证一致性;其次深入挖掘产品核心概念,通过 brainstorm 提炼关键主题;接着大量迭代探索(如为 Figma Buzz 设计数百个蜜蜂图标)并确保图标在整体集合中协调;最后持续收集团队及非设计人员的反馈,结合直觉推向最终版本。最终目标是让每个图标既独特又能被识别为 “Figma 图标”。

🔗:https://www.figma.com/blog/the-making-of-a-product-icon/

B端体验:业务目标、用户行为、产品一致性,为什么没有那么重要?

在 B 端设计中,业务目标、用户行为和产品一致性并非设计师的主要关注点。设计师的职责是根据需求进行设计,而不是设定业务目标。用户行为是不可控的,设计师只能适应和引导。产品的一致性应在满足基本可用性和好用性的前提下考虑。因此,设计师应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非过度关注目标和一致性。

🔗:https://mp.weixin.qq.com/s/WKHv6rK-RuEOWIqiKluOmg

刷视频停不下来?背后藏着哪些交互设计套路

文章探讨了短视频平台背后的交互设计技巧,揭秘为何用户总是忍不住刷屏。主要包括 “无限滚动”、“自动播放”、“下拉刷新” 和 “红点反馈” 等设计方式,巧妙引导用户的注意力和行为。虽然这些设计提升了使用体验,却也可能导致用户过度沉迷,降低自主性。长远来看,良好的设计应让用户有决策空间,避免陷入 “暗黑模式”,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用户体验。

🔗:https://mp.weixin.qq.com/s/xGPBUUXP7QE-WB0GuYcmmw

工具资源

50个按钮设计文件

这是一组由设计师 @sovpal 创作的 50 个按钮的集合,专为 Figma 用户设计。每个按钮都经过精心设计。

可用的谷歌字体设计文件

谷歌拥有数以亿计的字体,但并非所有都适合使用。该文件精心筛选了一系列实际可用的字体,旨在帮助设计师在众多选择中找到最佳选项。无论是用于品牌推广、网页设计,还是社交媒体内容,这些字体都能为你的作品增添专业感和美感。

🔗:https://www.figma.com/community/file/1535264485426732629

Linear设计AI Agent与人类工作流自然集成的互动指南

为智能代理与人类用户之间的互动提供设计原则。这些原则强调代理需要清晰地表明身份、原生融入平台、提供即时反馈并透明化其内部状态。此外,代理应尊重用户的请求并明确责任划分,确保人类始终承担最终责任。

🔗:https://linear.app/developers/aig

Color Bridge——生成无障碍色彩系统的Figma插件

利用 APCA(可访问感知对比算法)和 OKLCH 色彩空间,插件能够创建专业的色彩渐变,确保精确的对比率,提升视觉可访问性。用户可以自定义色阶,调整颜色步骤,并享受可调整界面的便利。此插件尤其适合那些重视设计无障碍的创作者,帮助他们轻松构建科学合理的色彩系统。

🔗https://www.figma.com/community/plugin/1533130671388354336/color-bridge-color-palette-contrast-generator

Kompressor——macOS平台的图片格式转换工具

支持超过 50 种输入格式,如 JPEG、HEIC、PNG、WebP 以及多种相机 RAW 格式,用户可以轻松拖放图像进行转换。该软件还支持 20 多种输出格式,满足不同需求。

🔗https://kompressor.app/

Watermark Zero—— AI去除照片水印

利用Flux Kontext模型,轻松去除照片中的水印、文本或标志,保留图像原始质量。无论是复杂的水印还是半透明的文本,这款工具都能智能识别并重建背后的像素。

🔗:https://watermarkzero.com/

产品发现

Grabcube——免费音视频下载与AI转录翻译工具

支持从 YouTube、Bilibili 等 1,000 多个平台免费下载视频和音频。用户可以享受无广告、无限制的下载体验,同时借助 AI 技术将音频转换为文本并进行多语言翻译,非常适合内容创作者和学习者

🔗:https://www.grabcube.ai/zh-CN

通过命令实现macOS微信双开,支持 4.0 及以上版本

通过终端命令,用户可以轻松复制并修改微信应用,避免进程冲突,同时重新签名应用以绕过系统验证。若出现图标异常或 “应用已损坏” 等提示,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用户能够顺利使用双开功能,方便管理多个微信账号。

🔗:https://github.com/chowyu12/wechat

风鸟——免费5年的企业信用查询平台

和企查查、爱企查差不多,亮点就是注册免费得5年SVIP,至于之后会不会又出付费的SSVIP就不知道了。

🔗:https://riskbird.com/

Whatsmeme——AI性格分析

让你通过上传自己喜欢的表情包,来揭示你性格中的秘密。请注意,本测试仅供娱乐,不构成专业心理建议。

🔗:https://whatsmeme.me

相关资讯

Dribbble 封杀顶级设计师 Gleb Kuznetsov,引发行业关注

Dribbble 平台因盈利转型,封禁了包括顶级设计师 Gleb Kuznetsov 在内的多名设计师,理由是违反了分享联系信息的新规定。Kuznetsov 感到愤怒,并表示将推出一个新的设计平台以竞争。他认为,Dribbble 的新政策是为了从设计师的业务中获取更多利益,而非真正保护设计师。此事件引发了业界对平台转型和设计师权益的广泛讨论。

🔗:https://mp.weixin.qq.com/s/4ydaB_dlT13k2NfLKXEn1Q

小红书开启小组件内测,邀请独立开发者们参与

小红书推出小组件功能内测,独立开发者可通过小程序技术栈开发自己的小组件!参与者无需繁琐步骤,轻松实现创意。小组件可以与笔记和评论结合,扩展产品曝光。

体验碎周报第 245 期(2025.8.11)

https://www.ftium4.com/ux-weekly-245.html

作者

龙爪槐守望者

发布于

2025-08-11

更新于

2025-08-11

许可协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