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碎周报第 257 期(2025.11.10)

体验碎周报第 257 期(2025.11.10)

系统的知识来源于对碎片的整理和思考,为了更好地输出系统知识,记录本周我发现的体验设计和思考,为构建系统知识做准备。

大产品小细节

Figma Slot 插槽功能:让组件复用更灵活

在 Figma 里辛辛苦苦做好一个按钮组件,想在卡片组件里复用它,结果发现必须先把外层组件「打散」才能操作。改个图标?打散。换个按钮样式?打散。每次都要在「保持组件完整性」和「灵活调整内容」之间艰难抉择。这种反复拆分重组的操作,不仅打断设计思路,还让组件库维护变成了一场噩梦——明明组件化设计就是为了提高效率,怎么反而越用越累?

Figma 新推出的 Slot(插槽)功能,终于解决了这个长期困扰设计师的痛点。当你在组件内部设置好插槽区域后,在使用该组件的实例时,插槽位置会显示一个带有紫色边框的可替换区域。这个区域不再像以前那样「锁死」,而是可以直接拖入其他组件进行替换。 操作逻辑也变得更加直观:你在主组件里定义好哪些位置需要灵活替换(比如按钮、图标、图片等),这些位置就会自动成为「插槽」。当你使用这个组件时,只需要把想要的内容拖进插槽,系统就会自动替换,完全不需要分离组件。整个过程就像搭积木一样自然——外层结构保持稳定,内部内容可以灵活更换。

🔗: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647858.html

饿了么更名淘宝闪购:品牌整合背后的战略考量

据业内消息,下个版本更新后,「饿了么」这三个字将彻底从App名称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淘宝闪购」。

更名后,App图标视觉重心发生了彻底反转:整个图标以橙色为主基调,正中央用白色字体突出显示「淘宝闪购」四个大字,而原本的饿了么蓝色元素则被压缩到底部,以「饿了么」的形式小字呈现。

一个经营了13年的知名品牌,为何选择如此激进的品牌重塑策略? 这次品牌整合尝试解决一个真实痛点——多品牌混淆造成的认知负担。当用户在淘宝App内看到「闪购」入口,在独立App又看到「饿了么」品牌时,很容易产生疑惑:这是两个不同的服务吗?账户通用吗?优惠券能共享吗?通过统一为「淘宝闪购」品牌,理论上可以降低用户的认知成本,建立起更清晰的心智模型——「淘宝闪购就是淘宝的即时零售服务」。

「饿了么」这个品牌名称确实存在局限性——字面意义局限于「解决饥饿」,难以承载送药、送日用品、送数码产品等更广泛的即时零售场景。而「淘宝闪购」则天然具有品类延展性,可以更好地与淘宝电商生态融合,实现流量、供应链、会员体系的协同。

🔗: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648152.html

微信「修复已知问题」背后的用户体验策略

如果我告诉你,微信更新记录每次都是「修复了一些已知问题」,恰恰是一种高明的用户体验设计,你会不会觉得很意外?

这句看似偷懒的话,其实是微信在平衡数亿用户的体验和产品迭代风险时,做出的一个精妙取舍。想知道为什么吗?

最开始是Instagram这么干的,Instagram创业之初更新太快,每天都在发布新版本,根本来不及写原因,就只能用一句「修复一些已知问题」凑合了。 微信官方的解释有2个原因:其一,许多底层技术优化和Bug修复,过于专业,难以向普通用户解释清楚;其二,微信采用「灰度发布」策略,新功能会先向一小部分用户开放,逐步扩大范围,若在更新日志中直接写明,会让那些暂时没收到新功能的用户感到困惑甚至愤怒。

这种模糊处理手法,有效管理了用户的预期,避免了因灰度发布而产生的「为什么我没有这个功能」的挫败感和心理落差。 这对于维持亿级用户产品的稳定性、平滑过渡至关重要。

🔗: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648300.html

夸克浏览器复刻macOS启动台:争议中的用户体验权衡

macOS 26 刚发布的时候,苹果设计师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改版的启动台会被骂上热搜。原来一键呼出的全屏应用大合集,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弹窗,找起应用来别扭又低效。

夸克浏览器 Mac 版增加了一个名为「夸克启动台」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一个他们记忆中熟悉的全屏、网格式应用陈列界面,从而降低因系统更新带来的学习成本和操作摩擦。 它的图标设计与 macOS 原生的启动台图标(一个方形背景上的火箭)高度相似,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夸克这一举动无疑是雪中送炭。它精准地捕捉到了用户因系统更新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和使用痛点,并迅速提供了一个「复古」解决方案,极大地提升了这部分用户群体的操作效率和情感满意度。

这种做法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一个浏览器开始涉足系统级功能,会引发对其权限和安全性的担忧。它是否会过度收集用户信息?是否会拖慢系统速度?这种「越界」行为模糊了应用功能的边界,让用户感到困惑甚至反感。虽然赢得了部分用户的赞誉,但「模仿」系统原生图标,以及「一个浏览器不务正业」的印象,尤其是在注重软件生态纯净度的 Mac 用户群体中。

🔗: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648486.html

山姆会员店AI商品图改版翻车:精致≠好体验

用AI生成越精致的产品图,用户体验就越好吗?山姆会员店用一次翻车式的改版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

改版前: 山姆 APP 的商品图非常朴实,就是一张白底或简单场景的实物图。你要买一块牛肉,看到的就是一块生牛肉,它的肥瘦、纹理、大概分量一目了然。这种风格虽然不够高级,但信息传递极其高效,用户扫一眼就能做出判断,主打一个所见即所得。

改版后: 图片突然变得高大上了。生鲜肉类的图片被替换成了AI绘制的、烹饪完毕、摆盘精致的成品图。比如,生牛腩的商品图变成了一碗热气腾騰的番茄炖牛腩。色彩更诱人,构图更讲究,确实更像一本美食杂志。

但从信息传达上看,这简直是一场灾难。用户最关心的商品原始状态、分量、品质等核心信息被完全隐藏,想要了解详情,必须点击进入内页,甚至还要再找一找才能看到配料表,整个购物流程的效率被大大降低。 这完全违背了线上购物追求高效便捷的初衷。其次,它破坏了用户的信任感。商品图与实物严重不符,会让用户觉得被「照骗」了,对平台的专业性和可靠性产生怀疑。

🔗:https://www.uisdc.com/hunter/0221648311.html

推荐阅读

AI 驱动 UX 设计 2.0,2025 年我的研究实践

2025 年,AI 主导用户体验(UX)设计,尤其是 ChatGPT 的深度研究功能极大提高了定性研究分析的效率。研究显示,UX 专业人员是使用 AI 的主要群体,使用频率比其他职业高出 750 倍。AI 的文本处理能力与 UX 研究的需求高度契合,使其成为有效的工具。尽管 AI 的伦理问题值得关注,但在实际应用中,研究者普遍接受 AI 生成的成果,前景广阔。

🔗:https://mp.weixin.qq.com/s/h1DEPLYjngUmovRipTnMdA

【英文】速度是竞争优势,迅速落实创意才能赢得机会

速度是任何人最大的竞争优势,尤其是设计师。真正的速度是将创意迅速转化为实际结果,而非匆忙。通过快速原型制作,想法变得具体,能引发讨论与共鸣。快速工作提升产出,吸引更多机会,让人更好地应对问题。慢速则导致停滞,反应迟缓。培养快速决策的思维,关注优先事项,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https://hvpandya.com/fast

【英文】别让团队单独摸索 AI,系统性支持至关重要

很多组织让员工自己探索 AI 工具,但这造成混乱和风险。为了更好地利用 AI,运营团队需主动分析工作流程、试点工具,并系统性地支持 AI 的采用。明确的指导和流程设计可以帮助团队高效、安全地使用 AI,从而提升协作和创新能力,而不是让每个人独自摸索,导致性能评估和安全问题。

🔗: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ai-research-ops/

工具资源

Pomelli——谷歌推出的AI分析品牌 DNA

该工具的核心功能包括自动分析品牌的关键元素,生成品牌 DNA,并基于此提供量身定制的行销活动方案。用户可以通过上传公司网址,Pomelli 会自动分析品牌的语调风格、配色、设计美学及核心价值,省去手动调整的时间。此外,生成的素材可以自由编辑,用户可以要求 AI 进行语调调整或内容修改。

🔗:https://labs.google.com/pomelli/about/

Ali Imam——开源设计库

Ali Imam 是一位热爱设计与编码的专业人士,正在创建一个免费、开源的设计库,以帮助每个人提升设计能力。内容包括:图标、组件、背景图片、前端界面模板等等。

🔗:https://aliimam.in/

PhotoWall Generator——快速生成美丽的照片墙布局的Figma插件

支持四种不同的布局样式:网格、马赛克、拼贴和画廊墙,非常适合用作作品集展示、画廊样板或社交媒体预览。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列数、间隙和画布大小,满足不同设计需求。使用方法简单,用户只需在 Figma 画布上选择多个图层,打开插件,选择喜爱的布局样式,然后点击 “生成” 按钮,便能瞬间获得整齐的图片布局,免去繁琐的手动对齐。

🔗:https://www.figma.com/community/plugin/1565670907197621270/photowall-generator

Grids Pro Max——增强自动布局网格的Figma插件

提供了添加、复制、移动行和列的能力,能轻松调整列的内容填充、行高和宽度。新版本增加了快速选择网格、动态行列自适应、重置设置等多项功能,使设计过程更加高效和灵活。

🔗:https://www.figma.com/community/plugin/1567594346109855061/grids-pro-max

产品发现

magicbrake——macOS平台的视频格式转换工具

给HandBrakeCLI套上图形界面的工具,HandBrakeCLI 原本用命令行操作很复杂,套上图形界面就方便多了。

🔗:https://github.com/danieldelaney/Magicbrake

Smart Excalidraw——AI 驱动用自然语言绘制专业图表

用先进的 AI 技术,支持 20 多种图表类型,确保图表清晰有序。用户只需输入描述,系统便能自动生成流程图、架构图等多种图表,且生成的图表可在 Excalidraw 中自由编辑。无需复杂配置,只需简单的 API 密钥设置,即可快速开始创作。

🔗:https://github.com/liujuntao123/smart-excalidraw-next

Bro——浮窗为你提供陪伴的AI助手

Bro 是一款可以在iOS上浮在其他App上的小窗口AI助手,旨在为用户提供持续的支持与鼓励。通过与 “bro” 聊天,用户可以分享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同时享受 “bro” 带来的正能量和反馈。该应用还具备记录成长的功能,帮助用户反思和整理思绪。

🔗:https://apps.apple.com/us/app/bro-lockscreen-buddy/id6744307111

苹果推出网页版App Store

苹果首次将核心应用生态以开放姿态呈现给全平台用户,其定位已从过去的「单个应用展示页」升级为「跨设备应用发现中心」。界面布局和iPhone、mac这些设备原生的应用市场一样。可以方便的切换国家和平台。

比较乌龙的是,苹果发布时没弄好,把该产品所有前端代码都给泄露了。

🔗:https://apps.apple.com/cn/mac/discover

LiveGalGame——与美少女聊天,体验 GalGame 选项与字幕

估计资深二次元才懂这个梗。这款应用让你在与美少女聊天时,像 GalGame 一样获得选项和字幕。针对玩家在现实中交流时缺乏弹窗与对话框的需求,开发了这个离线运行的 APP。用户可以设置关键词触发弹窗,调整画面更新速度,还能通过选择不同选项影响好感度。

🔗:https://github.com/JStone2934/LiveGalGame

$1 vs $1,000,000 Startup猜测创业公司收入,挑战你的投资直觉

TrustMRR 提供的一个独特投资游戏,旨在帮助用户培养投资直觉。在这个游戏中,你将面对两个真实的创业公司,并需要根据其收入来选择哪个更具盈利能力。游戏使用经过验证的 Stripe 收入数据,让你的每一次选择都有真实依据。通过这种方式,玩家不仅可以增强对创业公司的洞察力,还可以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进行练习。

🔗:https://trustmrr.com/game

Nanobrowser ——给浏览器增加AI Agent功能的扩展

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 LLM API 密钥,运行多代理工作流程。它是 OpenAI Operator 的替代品,提供灵活的模型选择,适合需要自动化操作的用户。无论是日常任务的简化,还是复杂流程的自动化,Nanobrowser 都能帮助你高效完成。

🔗:https://nanobrowser.ai/

MoneyProgress——上班进度条,记录每分钟收入

帮助用户实时记录和计算工作期间的收入。通过直观的界面,用户可以轻松了解自己在每分钟和每小时的赚取情况,激励自己在工作中保持高效。

🔗:https://github.com/Lakr233/MoneyProgress

相关资讯

苹果展示 iOS 26 新 Liquid Glass 设计的App的视觉画廊

🔗:https://developer.apple.com/design/new-design-gallery/

苹果在 iOS 26 中推出了新的 Liquid Glass 设计,吸引了众多第三方开发者的参与。在其开发者网站上,苹果展示了一系列视觉画廊,展现了不同应用如何融入这一新设计。包括 Crumbl、Tide Guide、American Airlines 等多款应用的设计对比,展示了从 iOS 18 到 iOS 26 的变化。新设计强调简化导航、使用 Liquid Glass 滑块和按钮,提供更优雅的用户体验。了解这些应用如何提升美感,值得一看。

谷歌更新相册、地图图标,采用全新渐变色设计

谷歌推出全新图标,更新了相册和地图的设计,采用与主 logo 相似的渐变色。新地图图标保留经典图钉形状,但更加现代化;而相册图标则保留原形状,内部向外扩展渐变效果。此次更新旨在迎接人工智能时代,象征着谷歌在创新和创造力上的新方向。具体上线时间尚不明确,但随着 AI 功能的推出,可能很快面世。

🔗:https://www.ithome.com/0/894/625.htm

淘宝”双11”霸屏广告引发投诉,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双11”购物狂欢季期间,多位消费者反映,使用手机时(如打开百度、闲鱼、菜鸟等常用App),“手指轻微触碰屏幕或机身稍有晃动”便会强制跳转至淘宝“双11”会场,且跳转速度极快,无法及时点击关闭按钮,严重影响正常使用体验。此类广告被网友称为“霸屏广告”,引发广泛不满。

引发大量消费者投诉,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正式介入调查。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尚未公布最终结果,但监管部门已明确表示将依法处理此类违规行为。

Figma 收购 AI 媒体生成平台 Weavy,加速布局创意内容新时代

设计协作巨头 Figma 于 2025 年 10 月 30 日宣布收购了以色列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Weavy。这标志着 Figma 在其产品生态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从传统的界面设计工具向更广泛的 AI 驱动的视觉媒体创作领域扩展。收购后,Weavy 将更名为 Figma Weave,并作为 Figma 旗下的一个新品牌继续发展。

Weavy 是一个为创意专业人士和团队打造的高级设计工作流程平台。其核心特点是将多种人工智能模型(涵盖图像、视频、语言和 3D 生成)与专业的编辑工具整合在一个基于“节点”的可视化画布上。这种节点式界面允许用户创建、定制和自动化复杂且可重复使用的工作流程,从而超越了单一的提示词生成,为创作者提供了更高的控制力和灵活性。

招聘信息

YouMind 寻求优秀动效设计师

我们要找的人:

  • 对视觉有追求,有优秀的审美品味,对软件产品的视觉呈现有强烈执念。
  • 对技术有执念,持续学习新技术新风格,不断迭代自己。
  • 诚实且自驱。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也知道自己还在学什么。不怕从零开始做一个项目,也不怕别人的反馈。

具体要干什么:

  • 负责 YouMind 的产品宣传片、品牌视频的制作
  • 负责 YouMind 官网动效设计与制作
  • 负责 YouMind 产品和APP的部分动效设计

你需要具备:

  • 熟练使用 C4D、AE、PR
  • 1年以上 UI 和动效设计经验
  • 懂画面节奏、镜头语言、配乐、品牌调性
  • 在小红书或B站有自己的账号和作品,对加入创业公司有热情
  • 能独立完成项目,有创作热情

如果你对这个机会感兴趣,请发送邮件到:
contact@youmind.ai

YouMind,期待与闪闪发光的你相遇

招聘视频制作专家(AI SaaS产品方向)

薪资范围: 25K-35K/月

职位概述:我们正在寻找一位富有创造力和技术前瞻性的视频制作专家,加入快速发展的AI SaaS团队。你将负责打造极具说服力的产品宣传视频和社交媒体内容,通过卓越的视觉叙事能力,将复杂的AI技术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理想的候选人不仅精通传统视频制作全流程,更能驾驭前沿AI生成工具,用设计思维驱动产品增长。

核心职责:

  • 独立策划并制作高质量产品宣传视频(官网、发布会、Demo演示等),精准传递AI产品的核心价值与技术优势
  • 负责海外社交媒体全平台短视频内容矩阵(TikTok、Instagram、LinkedIn、YouTube等),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用户转化
  • 深度运用AI图片/视频生成工具(Nano Banana、VEO、Sora等)提升创作效率与艺术表现力
  • 从脚本撰写、分镜设计、动效制作到后期剪辑,全流程把控视频质量与视觉一致性
  • 与产品、市场、增长团队紧密协作,将产品文档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视觉语言• 带领视频团队,建立公司视频素材库与制作规范,持续优化生产流程与效率
  • 追踪AI生成视频领域最新技术趋势,快速实验并落地到实际业务场景

任职要求:

  • 5年以上视频制作/ motion design相关经验,拥有展示说服性叙事能力的作品集(必备)
  • 优秀的美术功底与视觉审美,精通构图、色彩、节奏与动态设计原则
  • 熟练掌握AI视觉生成工具,能高效结合传统软件(AE、PR、C4D/Blender、PS、AI等)与AI工具产出创新性作品
  • 精通视频策划与脚本创作,擅长提炼复杂产品的核心卖点并转化为视觉故事
  • 具备从0到1完成视频项目的执行力,对细节有极致追求• 强烈的好奇心与自我驱动力,主动学习新技术并乐于分享
  • 对AI技术和SaaS商业模式有基本理解,能快速把握B端产品逻辑

优先考虑:

  • 有成功打造爆款科技产品视频案例(播放量/转化率数据可量化)
  • 具备3D动画、特效合成或交互设计能力
  • 熟悉AIGC工作流优化与自动化(ComfyUI、API调用等)
  • 有创业精神,能适应快节奏迭代环境—-我们提供
  • 与顶级AI产品团队深度合作的机会,作品直接驱动业务增长
  • 充足的AIGC工具配额与实验预算• 扁平化管理,创作自由度与技术话语权
  • 持续学习文化,内部AI技术分享与培训资源

简历请发往qingshen@tabcut.com请将作品集链接一并附在邮件中,我们期待看到你的下一个代表作!

体验碎周报第 257 期(2025.11.10)

https://www.ftium4.com/ux-weekly-257.html

作者

龙爪槐守望者

发布于

2025-11-10

更新于

2025-11-10

许可协议

评论